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根据该计划,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名词解释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城区(urban area) 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并不计入城区范畴。
在我国,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需求,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总量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现有人口。
►常住人口(population of long-term residents / permanent residents population) 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 (temporary residents excluded)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居住半年以上作为判别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
► 户籍人口(household registered population) 是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 现有人口(current population) 指在规定的标准时点上,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全部人口。
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2019年,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根据不同的城市规模,户籍改革制度也有所不同。
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此前,城区常住人口
(permanent urban residents)
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nd small towns)
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
2019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II型大城市(cities with populations between 1 million and 3 million)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remove all restrictions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这意味着,II型大城市在落户上将不得再有“社保年限要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包括 珠海、海口、潍坊、抚顺、银川 等城市。
海口
I型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条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relax restrictions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remove limits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 key population groups) 。
I型大城市主要有 大连、长沙、济南、厦门、南宁 等。
厦门
重点群体则主要为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tes) 、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等等。
北上广深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points-base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olicy) ,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increase newly approved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精简积分项目 (streamline points-collecting categories) ,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最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显示, 超大城市(megacities) 为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2016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发布数据显示,4个超大城市主要有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特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主要包括
成都、南京、杭州、郑州、沈阳
等,以省会城市居多。
允许租房常住人口落户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到,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
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说法是,2018年我国将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从“探索”到“允许”,反映出政府在落户政策态度上的改变。
公共户口又称集体户口,是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公共户”没有户口簿,有需要使用时,可拿身份证前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
扩大持居住证所享受福利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 (residential permit) ,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具体项目包括:
► 教育方面:2019 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 (ensure access to education for children living with their migrant worker parents in cities) ,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 医疗方面: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a unified national medical insurance servi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 社保方面: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各地区要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 住房方面: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 (public rental housing) 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housing provident fund) 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这意味着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福利将大大向城市常住人口倾斜。
(资料来源网络)